等待处理…

打一场出口物流保障立体战

2022年04月24日  浏览量:751

本报讯 4月3日,“安吉24”轮靠泊海通码头,通过芦潮港铁路、太仓水路运抵上海的1985辆MG和Maxus,正有序装载上船,即将运往南美;200多人在海通码头出口业务区域封闭作业、昼夜不息;安盛船务的3艘远洋船舶全球航行,全力畅通供应链物流……

疫情之下,上汽安吉物流作为保障上汽自主品牌出口海外的主力军,研究制定紧急方案,运作不断不乱。面对公路运输部分受阻的现实困难,发挥公铁水集疏运网络优势,通过陆转水、陆转铁、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渠道,接断点、疏堵点。千方百计连通公路、铁路、水路交通断点,保证无缝衔接;在码头、铁路站台、仓库、板车、滚装船,物流人咬紧牙关、坚守岗位;信息化手段上线,借助信息化对冲出口波动、疫情影响带来的备库不确定性。

3月28日至4月8日在上海实施封控的短短12天,上汽自主品牌车辆离泊12,717台。上汽安吉物流各业务板块正通过每一个环节的联动,共同保障整车出口供应联稳健运转。

多式联运疏堵点接断点

封控对公路、铁路、港口带来的影响,会多大程度影响上汽集团4月再创新高的5万台出口计划?为了达成这一目标,安吉人在行动。

3月27日晚上8点23分上海公布浦东和浦西将分区封控的消息,当晚9点不到,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王泽民已经云端组建了“应对疫情上汽出口保障群”,要求连夜汇总未来数天出口船舶靠港和车辆准备情况。此刻,安吉国际、安吉上海、海通、安盛船务已经分头出击了解情况,预计封控期间受影响车辆约2.2万台。与此同时,各项应急预案在各板块的头脑风暴中讨论形成。

打通铁路“生命线”。外基地车辆从南翔铁路站批量发往上海芦潮港铁路中心站,但是短驳进入海通成为断点,公司领导迅速联系集团和市级管理部门,申请到22张浦东临时通行证解燃眉之急,同时可解决临港VDC和外库至海通码头的短驳。

打通入沪枢纽关卡。此刻海通太仓港成为与外高桥两港联动的“前哨”,特别是4月1日-4日芦潮港站货运暂停,使“沪外基地-太仓-海通”成为独此一家的选项。安盛船务当机立断决定调用内贸船舶“安吉21”支持太仓港至外高桥短途水水中转方案,海通准备好两端装卸船作业人员,安吉上海加快动员组织一批符合防疫要求的司机及板车,尽可能利用好水路运力,缓解公路运输资源紧缺的压力。同时,为了减少对公路运力的占用,还开启了南京-海通的超短途水路航线,内贸+外贸水水中转新方式保障出口。

4月7日,上汽大通384台下线的Maxus将通过上海海通码头发往英国,因跨省封控无法集港,向上汽安吉物流紧急求援。公司高层与各板块紧急商讨决定采用太仓港集港方案,由海轮“安吉22”在航次间隙从太仓驳运到海通码头,赶上出口船船期。此段“短差”看似距离很近,但由于位于江海交汇水域,各类船舶穿梭密集,海轮因船体较大不走此段航线。方案确认后,安盛船务紧急行动,国内业务部船舶调度联系大副预排车辆装船方案,航务部紧急调拨电子海图并做好运行签派,机务部指挥船上机务老轨对甲板升降进行调试,所有的准备工作在开航前全部完成。4月12日,这批Maxus准时卸载到海通外六码头。用此“短差”方式“安吉22”海轮和“安吉202”江轮为客户先后紧急抢运了共计1294台出口车辆。

各条线顶住压力不断不乱

在千方百计实施疏堵解困应急方案的同时,各条线运营运作人员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,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,发运任务和生产防疫“两手抓”。

受疫情影响,生产计划紊乱、国内运输紊乱、远洋船舶离靠泊时间有挑战,而不变的是需要确保的出口发运量。居家办公的安吉国际运营团队尤菁、王南带领着汤雨薇、贺思嘉、王斯羽、胡嘉荣、欧阳子霖、杨濛、缪维文等7位年轻的发运员睁眼开战,深夜才停,解决各类突发问题,力争“一台也不少”。

浦东封控后,快递公司停止派收单。出口车单证无法正常流转将影响海外到港提货,尤菁、孔万荣带着章灵燕、王影、杨乐成、沈佳杰等4名单证员想尽方法。无法到浦东取单,上汽国际办公楼的保安队长成为“编外单证员”,找提单、拍照片、云传送,完成一批批提单线上审核。对于必须正本电放的提单,则使出了船公司员工线下销证,云上全程监督的“新打法”,确保顺利进入电子清关。截止4月8日,完成了1.8万台车清关资料的制单和发放工作。

在安吉上海,朱彦、冯圆、赵英奇每日要刷新多次板车运力数据,数据背后是每天都要直面的各地防疫政策变化,是每天应对管控而决策的运输方案,是每天都要和各生产基地、各家运输公司协调的运力平衡。3月底,由于连云港出现疫情反复,在通往重要出口港连云港的高速公路上,带星板车司机一度无法下高速,南京嘉众2名驾驶员连续5个昼夜坚守在高速公路上,不断寻求各种运输方案完成集港任务。安吉国际现场驻点人员尚锋协调地面代理服务商和码头,成立港口志愿者团队,在指定高速路口开通24小时集港专用通道,靠着两辆救援车前后压阵、逐辆卸车进港。

海通码头现场24小时未曾停歇。由于到港车辆无法及时运出占用大量场地资源,一线员工“螺丝壳里做道场”,孔祥炯、薛文鹤、周书航等人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移车不断提升周转率。为了保障客户和上海口岸的出口需求,第一时间采取外高桥与太仓的业务模式联动预案,通过车辆集港至太仓后,装船至内贸长江滚装船运抵外高桥本部出口海外的方式,保障外高桥口岸车辆出口的有序运作。截至4月中旬,待出口至海外的太仓集港车辆将近1.5万。

按照原计划,“安吉24”回中国执行菲律宾航线任务。然而受浦东全域封控影响,150台上汽自主品牌出口车的集港计划一步步推迟,安盛船务国际业务部马上紧急行动,积极联系市场客户,终于在开航前调配了同等数量的市场货源装运上船,同时也把这150台车妥善安排到后续航班。4月4日,“安吉24”满载货物准时启航。

被一张张封条封印在驾驶室的板车司机们,一步步见证疫情防控的升级。3月底,太仓港周边地区防疫形势加剧,叠加芦潮港铁路阶段性停止卸车功能,太仓港周转功能进一步强化。安吉上海几百名带星司机昼夜不停奔赴太仓港,积极配合港区无接触物流管理,吃饭、喝水、睡觉连方便都在一个小小窄窄的驾驶室,连续十多天都没法洗漱,完成4000多台集港运输。

为保证整车出口供应链后墙不倒,还有封闭在临港VDC的63名驻厂发运人员,芦潮港站点连续封闭生产30天的安东铁路23名运作人员,481名驻守岗位不曾离船的船员,以及南京、郑州、宁德等基地的运作人员。

数字化工具赋能提升效率

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下,通常的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运输保障需求。海通、安吉上海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,通过无接触服务、大数据分析提高物流效率,降低疫情防控风险。

海通码头通过“RTOPS”APP,可以扫描车辆自动录入信息,并进行核对与报错。从货物抵达码头到装船离港,每一步都要扫描,大幅降低错装漏装概率,效率更高,也减少了人与人、人与物的接触。随着海通开启太仓、外高桥、临港联动的“两港、三地”模式,“RTOPS”APP成为线上管理利器,可在实时看板和监控画面上了解最新生产情况,不少问题能在线上完成,保障了疫情期间的工作效率。通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,海通码头最大装卸时效提高了150%,收发效率提高了300%,场地、泊位实现高效周转。今年,RTOPS将升级到4.0版本,做到业务在线、服务在线、管理在线“3大在线”,把财务、人事、安全、支付等各个环节的内容都呈现在APP上,让数字化工具进一步赋能管理。

随着上汽自主品牌出口量激增,安吉上海面临最大的烦恼就是平衡好运力,满足经常处于波动的客户需求。通过大数据算法开发数智化工具“出口车入库优化模型”,实际运行以来,分流成本下降10%。通常越畅销的车,会分配到就近的车库;相对滞销的车型,将分配到偏远的卫星库。但事实上人工很难做到优化匹配。因为不同车型,不同海外市场畅销程度不一;甚至同一车型不同颜色,畅销程度不一。以宁德基地为例,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提前预判,以分流成本最低为目标,按车型作提前补库,并提前规划启动铁路、公路运力,将车辆运至海通码头附近的外库,提升了外基地响应集港速度的能力,同时有效降低仓储、运输成本。

(安吉国际 杨晶星、尤菁,安吉上海 宋文华,海通 张婷,安盛船务 桂明飞、张浩天、石松)

上篇:打通长三角货运“血管”助复工复产
下篇:没有了
分享到

© 2023 安吉物流报

↑ TOP


http://anji.ysneo.com/Img/2022/4/20220424af53edb5e563497ca51a530571f6edb7.jpg
安吉物流报
http://anji.ysneo.com/content/2022-04/24/000359.html
安吉物流报电子版